袁山松(?~401),东晋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一作袁崧,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少有才名,博学能文,通晓音律,酷爱经史,安帝时,历任秘书监、吴郡太守。曾就作史之要旨发表作史五难:一、烦而不整;二、俗而不典;三、书不实录;四、赏罚不中;五、文不胜质。著有《后汉书》一百卷,已散佚。今仅存《光武纪论》、《章帝纪论》等。曾对旧歌《行路难》曲加工润色,每酣醉纵歌,听者莫不动情流涕。初,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绝”。隆安五年(401),孙恩起兵反晋时守沪渎垒(今上海青浦东北),城陷被杀。原有集,已佚。今存《白鹿诗序》、《答桓南郡书》及残篇《歌赋》等。
晋书卷八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子方平嗣,亦以轨素自立,辟大司马掾,历义兴、琅邪太守。卒,子山松嗣。
山松少有才名,博学有文章,著《后汉书》百篇。衿情秀远,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文其辞句,婉其节制,每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初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绝”。时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而山松每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湛屋下陈尸,山松道上行殡。”
山松历显位,为吴郡太守。孙恩作乱,山松守沪渎,城陷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