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钧(473~494),字宣礼,南兰陵兰陵(今江苏武进 西北)人。齐高帝第十一子,出继衡阳王道度。历江州刺史、骁骑将军、中书令。郁林王时加侍中,海陵王时为萧鸾所杀。
南史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饣半饴之,不肯食,曰:“须侍姨差。”年七岁,出继衡阳元王,见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高帝执其手曰:“伯叔父犹父,勿怨。所以令汝出继,以汝有意,堪奉蒸尝故耳。”即敕外如先给通幰车、雉尾扇等,事事依正王。区贵人卒,居丧尽礼。
服阕,当问讯武帝,掞羸骨立,登车三上不能升,乃止。典签曹道人具以闻,武帝即幸钧邸,见之怆然,还谓褚蓁曰:“昨见衡阳,犹奇毁损,卿可数相抚悦。”先是贵人以华钗厨子,并翦刻锦绣中倒炬凤皇莲芰星月之属赐钧,以为玩弄。贵人亡后,每岁时及朔望,辄开视,再拜鲠咽,见者皆为之悲。
性好学,善属文,与琅邪王智深以文章相会,济阳江淹亦游焉。武帝谓王俭曰:“衡阳王须文学,当使华实相称,不得止取贵游子弟而已。”乃以太子舍人萧敷为文学。
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玠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巾箱《五经》自此始也。居身清率,言未尝及时事。会稽孔珪家起园,列植桐柳,多构山泉,殆穷真趣,钧往游之。珪曰:“殿下处朱门,游紫闼,讵得与山人交邪?”答曰:“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珪大美之。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慠如也,唯雅重钧,谓从兄绪曰:“衡阳王飘飘有凌云气,其风情素韵,弥足可怀,融与之游,不知老之将至。”见赏如此。
历位秘书监。延兴元年,为明帝所杀。明帝立,以永阳王子珉仍本国继元王为孙。
子珉,字云玙,武帝第二十子也。初封义安郡王,后改永阳。永泰元年见害,复以武陵昭王晔子子坦奉元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