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铄(470~494),字宣朗,齐高帝第八子。齐初封桂阳王。时鄱阳王锵好文章,铄好名理,世人称为“鄱桂”。武帝时,历南徐州刺史、中书令。海陵王时官至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好文章,善名理。后为西昌侯萧鸾所杀。
南史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三
桂阳王铄,字宣朗,高帝第八子也。永明七年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时鄱阳王锵好文章,铄好名理,人称为鄱、桂。铄清羸有冷疾,常枕卧,武帝临视,赐床帐衾褥。性理偏诐,遇其赏兴,则诗酒连日;情有所废,则兄弟不通。隆昌元年,加前将军,给油络车,并给扶二人。鄱阳王见害,铄迁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自安,至东府见明帝,及出,处分存亡之计。谓侍读山忭曰:“吾前日觐王,王流涕呜咽,而鄱阳、随郡见诛。今日见王,王又流涕而有愧色,其在吾邪?”其夜三更中兵至,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