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

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施前去吊唁。惠施来到庄子家,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敲着瓦盆唱歌呢。惠施很不理解,因而责备他说:“你的妻子与你日夜相伴,为你生儿育女,身体都累坏了。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当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不悲哀呢?可是后来想了想,也就不悲哀了。因为想当初我的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而且连气息也没有。后来恍惚间出现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地产生了生命。现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无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23

张仪舌

  张仪与楚相饮酒,后楚相遗失璧玉,怀疑张仪所偷,因而鞭打他数百次,仍不承认,后释回。其妻笑以学游说遂招此祸。张仪却问他舌头是否仍在?盖舌头仍在即可继续游说。后以张仪舌指虽未发迹,但仍有发展的潜能。
  【典源】《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千金买骨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五百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ldquo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名将赵奢之子名括,少时熟读兵书,常于人前论兵事,虽其父奢不能难之,以为天下无能及己也。众人皆服其才,惟其父以之夸夸其谈,难委以重任。一 日,秦兵攻赵。赵大将廉颇见秦兵势大,便坚壁固垒坚守之。秦兵一时无法取胜,便使离间计。言颇惧秦兵,而秦仅忧括为将。赵王果然中计,竟信流言,以为颇年老懦弱,不敢抗敌,遂使括代颇。括全无作战经验,仅擅论兵法,不知变通,悉改颇持久抗战之谋略。秦将白起闻之大喜,先用计佯败,后截其粮道,将赵兵一分为二,团团围住,赵兵粮绝。括企图突围,为秦兵所射杀。长平一役,秦兵尽俘赵卒四十万,悉遭坑杀。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完璧归赵

  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将璧送去,但又怕秦王借口派兵来犯。一时连可以派到秦国去答复的人也物色不到。就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赵王召见了他,对他的很满意,便问他谁可以出使秦国。蔺相如回答说:“想必大王还未找到可以出使的人。我愿意捧着璧出使秦国,并向大王保证:秦国将城池给赵国,我就把璧留给秦王;如若秦国不将城池给赵国,我就一定将完整的璧送归赵国。”
  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他向秦王献上和氏璧后,秦王满心欢喜,只顾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玉璧而无意交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负荆请罪

  蔺相如“完璧归赵”以后,强秦不断攻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昭王约赵惠文王相会于渑池(今属河南)修好,蔺相如陪同前往。由于蔺相如挺身力争,使赵王免受秦王的欺辱。赵王归国以后奉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而廉颇因自己是屡立战功的将军,对蔺相如如此受封很不服气,他扬言要当面侮辱相如。蔺相如胸襟开阔,以大局为重,对廉颇一再谦让。蔺相如的高大气质使廉颇愧悟,就脱下衣袖,裸露臂膀,背上荆条,前往蔺相如府上请罪。两个人由此结成誓同生死的知交。
  “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典源】《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涸辙之鲋

  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到监河侯那借粮。监河侯说:“好的!我马上就可以得到俸禄了,等钱到了我将借给你三百两银子,好吗?”庄周忿然变色道:“我昨天来的路上,听见在道路中间有东西在叫喊。我四周环顾一看,在车辙中有条鲋鱼。我问它道:‘鲋鱼啊!你这是在干什么啊?’鲋鱼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族臣民。您有没有斗升之水让我活命啊?’我说:‘好啊,我将去说服南方的吴越国王,引来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好吗?’鲋鱼忿然变色道:‘我失去了我惯常生活的环境,我没有安身之地了。我只要得到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典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围魏救赵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年轻时曾和庞涓一起从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当上了魏国的将军,忌妒孙膑的才能,就把孙膑骗到魏国,割掉孙膑的膝盖骨,使之成了残废。孙膑在齐国吏臣的帮助下,逃往齐国,当上了齐威王的军师。围魏救赵就是孙膑指挥齐军打败庞涓率领的魏军,援救赵国的著名战役。
  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国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援,齐王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成前往救援。
  田忌本来打算领军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认为,魏国的精兵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录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7-7-14

<< < 11 12 13 14 > >> 共14页 134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