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小有天园

  在南屏山麓。清《湖山便览》卷七:“旧名壑庵,郡人汪之萼别业,石皆瘦削玲珑,似经洗剔而出,可证晁无咎洗土开南屏语。契嵩所称幽居洞等迹,皆萃于此。盖此实南屏正面也。有泉自石罅出,汇为深池,游人称赛西湖。乾隆十六年圣驾临幸,御题曰‘小有天园’。二十七年又题半山亭曰‘胜阁”’。建筑早废,遗迹今仍可寻。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19 22:48:43

西溪探梅

  旧时老和山以北,由古荡向西至留下约9公里的水网地带,统称西溪,与孤山、灵峰并称西湖三大赏梅胜地。清雍正《西湖志》卷四:“自古荡而西,并称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涂重重隔断……。其地宜稻、宜蔬、宜竹,其水宜鱼,而独盛于梅花,盖居民以梅为业,种梅处不事杂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人,弥漫如雪,更有湘英、绿萼,花种不一,以永兴寺前二株为最。”30年代初,西溪仍为游赏之地,交芦庵等庵堂均接待游人,供应茶水与素面。抗日战争期间,杭州沦陷,西溪景观日渐败落。今西溪部分地区已成为工厂、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19 22:47:35

韬光观海

  在韬光。韬光地处高旷,唐代即为远眺钱塘江人海之地。清雍正《西湖志》卷四:“上至寺顶,有石楼方丈,正对钱塘江,尽处即海,洪涛浩渺,与天相接,十洲三山如在目睫,故唐人宋之问诗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句。又杨巨源诗亦云:‘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赋灵隐者多矣,写景工妙无以逾此。”《湖山便览》卷五:“……韬光庵……,萧士玮{南归日记)云:初至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此,乃了了在目矣,世称&ls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19 22:45:33

云栖梵径

  在云栖。《西湖新志》卷二:“莲池《寺记》云栖坞,五云山有五色云,已而飞集山西坞中,经久不散,因以名坞。沿坞竹树茂列,游人品为湖山第一岙区,增修景目‘云栖梵径’。”清雍正《西湖志》卷四:“行久渐闻钟磬声,则云栖寺在焉……。每至中宵,梵呗之声不绝,朝鱼暮鼓,与天籁相应答,游人至此,豁然心开,万虑顿释。”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19 22:44:02

天竺香市

  指上、中、下天竺每年春季香客云集成市。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自宋以后,至清代臻于极盛,民国时期稍衰。清雍正《西湖志》卷四:“由下竺而进,夹道溪流有声,所在多山桥野店。方春时,乡民扶老携幼,焚香顶礼以祝丰年。香车宝马络绎于道,更有自远方负担而至者,名曰‘香客’。凡自普陀回向未有不至此者。三寺相去里许,皆极宏丽,大士宝像各有化身,不相沿袭。晨钟暮鼓,彼此间作,高僧徒侣,相聚焚修,真佛国也。”1949年后香市渐趋冷落。1980年后随着农民生活日见富裕和旅游业兴起,香市又复再现。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19 22:43:06

<< <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