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菩提精舍

1926年,一群本来唯利是图、发了横财的沪杭商人忽然良心发现,竟隔绝了市廛的红尘,以居士的身份筹集款项,于杭州西湖北山路一依山临湖的雅致之所购地二亩六分七厘,建造了名日“菩提精舍”的念佛礼诵之所。他们是傅裕斋、于甘仁、倪大椿、谭步韶、严子良、孙良臣、傅裕经、傅庭芳、沈晋镛、金益如、林双泉、陈载峰、庄海涛、李述初、吴祖昌、谭子临、谭石卿、谭海秋、谭竹馨、罗稚云、谢崇华、田玉树、傅梦弼、谭肇贵。尽管这些名字不怎么为常人所知,但在当时商界,他们称得上“精英一族”。
他们的菩提精舍,位于西湖北山路45号,占地2.15亩,建筑面积1911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歇山顶近代建筑。精舍南朝北山路,北依葛岭,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抱青别墅

“入缘白石沂青溪,手剥苍苔认旧题。春色满山归不去,刺桐花里画眉啼。插花吹笛两山中,桃李尊前日日同。待得马头飞絮满,更来沽酒看残红。”古人高翥的《春日北山二首》,贴切而细致地描摹了西湖北山葛岭一带的美妙景致。张翥亦云:“湖堤晚望葛岭诸山,倒影水中,天然妙画。”
就在这“湖山繁华已隔尘”的“天然妙画”间,众多后人“领先一步”,置地构筑了许多或中或西或中西结合的楼台园林。抱青别墅便是其中之一幢。
抱青别墅建于1931年,为四开间三层西式楼房,另有平房三幢,井一口,建筑面积803平方米,共32间房。这块1.47亩土地的主人,即是浙江湖州南浔镇上被称作“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中“八牛”之首邢抱青。(当时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静逸别墅

被孙中山誉为“民国厅人”的张静江,在西湖北岸的葛岭山间筑有别业。
张静江故居又名静逸别墅,是从张静江和夫人朱逸民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合二为一,清静而安逸。别墅为民国年间所建,经北山路葛岭登数百台阶,绕三两弯,盘旋至山腰后才能看见。主建筑为两栋砖石结构、欧式风格的两层小楼,占地1425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每幢楼均有宽大阳台,可眺望湖山景致。楼内钢窗蜡地,设施齐全。两楼东西分布,坐北朝南,背倚葛岭,中间连以曲廊,视野开阔。
张静江,1877年生于湖州南浔,又名张人杰。因排行老二,又因跛一足,故人称其为跷脚二先生。张家富甲一方,是南浔“四象”之一。祖父张颂贤经营湖丝起家,发迹暴富。其父张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坚匏别墅

西湖北山路上,有一座纯正的山地园林建筑,名日“坚匏别墅”。别墅曾经有过许多的主人,其中重要的一位便是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先生。
陈布雷先生1911年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一直行走于沪宁杭三角洲。他自1929年7月1日起担任浙江省教育厅长至1934年2月调任蒋介石的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先后在杭任职多年,住过多处宅院,如贝庄、乐庐、小莲庄、新新饭店……但他没有自己的花园洋房、庄园别墅,好像总是“寄人篱下”。而他居住时间相对较长的恐怕要数雅号“坚匏别墅”的小莲庄了。
小莲庄原为南浔刘家二房刘锦藻的园子,现成移用了南浔小莲庄的名字。南浔小莲庄为假山假水,工巧精致;西湖小莲庄是真山真水,大气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宝石山南麓,又称“大石佛院”,因寺内有一尊大石佛而驰名湖上,曾为清末民初杭州佛寺的“外八寺”之一。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吴越国王钱弘俶在这里始建佛寺,当时称兜率寺。
北宋宣和七年(1125),思净和尚凿秦始皇缆船石成弥陀半身石像。弥陀半身石像,高约5米,两肩宽约1O米、高达4米,杭州人都叫它“大佛头”。后来,有僧人在石佛上饰以金彩,并建造殿堂加以护奉,人们就称之为“大石佛院”。元代,大佛寺门外曾有一塔,俗称“壶瓶塔”,造型上属金刚宝座塔(以前也常被称为“喇嘛塔”),为藏传佛教佛塔建筑风格。壶瓶塔跨路而立,上塔下门,恐怕是西湖上曾出现过的惟一的“过街塔”。大石佛院在元惠宗至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