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梅石园

梅石园是坐落于杭州佑圣观路的一处仿古园林,小巧精致。步入园内,但见花木扶疏,碑廊、亭榭、溪涧、山石错落其间,中轴线上的一方梅石双清碑尤为引人注目。正是这方碑石,引发着游人的思古之幽情,遐想到了南宋时期的德寿宫。
德寿宫,旧址范围南至望仙桥直街,北接佑圣观路,西濒盐桥大河(今中河)东抵城墙(今城头巷、吉祥巷一带。南宋时杭城正东门"崇新门"即在今清泰街和城头巷相交处附近)。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因"望气者言此地有郁葱之祥",权奸秦桧在此建造府第。秦桧死后,由朝廷收回改筑新宫,宋高宗赵构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禅位之后移居于此,并改名德寿宫。因高宗酷爱湖山之胜,宫内引水为池曰"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天水堂

天水堂位于下城区中山北路耶稣堂弄2号。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英、法、美等国家将其势力范围从上海、宁波扩展到杭州。除法、意控制的天主教在杭州重新恢复活动外,英、美控制的基督教如圣公会、内地会、浸礼会、南北长老会等,也在杭州建堂传教。到民国时期,杭州基督教共有教堂28处,其中美国12处,英国7处,加拿大1处,中国8处。而美国南长老会一家就占了6处,势力最大最广。
清咸丰十年(1860年)美国传教士胡思登、郝理美来杭传教后创建天水桥畔的天水堂,属美国南长老会差会,位于杭州中山北路耶稣堂弄2号。其时杭州地方长官卢藩台拨给下城区荒地10余亩(即现天水堂地基)。此后差会又在杭城其他地方租房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圆昭园

圆昭园位于下城区竹竿巷46号,曾被专家誉为近代杭州第一园林宅院。
此宅院博采中西建筑之长,外观色彩明快:浅红色的瓦,嫩黄色的墙,青白色的假山,黛绿色的庭院,这种大胆的色彩60年后才在杭州一些主题公园里见到。但老宅院子仍具江南园林风韵,广玉兰、桂花、棕榈等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中,长得枝繁叶茂,主楼被掩映在锦花丽树之中。
圆昭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粉墙黛瓦、红杏白李的江南园林风格。但近观门楼,又分明是典型的欧式风格。门楼用钢筋水泥灌注,高大厚重,中间两扇坚固的铸铁大门,图饰精美。在这欧式铁门上,却又铸上了三个不易辨认的圆形篆字:圆昭园。
穿过门楼,进得园中,一幢红瓦黄墙、上下三层、建筑面积约500余平方米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浙江地方银行

浙江地方银行,旧址位于上城区惠民路与中山中路交叉口,它的前身是1908年成立的浙江官银号,次年5月奏准改名浙江银行,官商合办。1912年初,改组为中华民国浙江银
行,行址荐桥。1915年7月,改组为浙江地方实业银行,行址迂往太平坊。后官、商股份划开,商股另成立浙江实业银行,官股成立浙江地方银行,成为纯粹的省办地方银行。
此时,地方银行在太平坊巷6I号旧址上开始新建自用大楼。大楼占地3.6亩,建筑面积1510.3l平方米,共有大小60个房间,落成于1928年。它北朝惠民路,东临中山中路,南邻太平坊巷。至今太平坊巷内尚存一块"毛源昌、浙江地方银行公墙界"界碑。
地方银行大楼为欧式市政厅风格建筑,砖木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梅王阁

梅王阁位于下城区永丰巷25号,是近代杭州著名书画家高野侯的旧居。
梅王阁占地2.28亩,有房18间,建于1930年,是一处典型的砖木结构的中式花园别墅。因宅屋造在孩儿巷南边的一座小山丘上,故四周用青石驳砌成一座高台。拾级而上,花园中有中式平房数楹,黑瓦粉墙,红柱青墩,庭前有假山古树,石洞曲径,颇为雅致,当年是杭城画家文人雅集之所。
高野侯名时显,字欣木,1878年出生于杭城的名门望族。高义泰布庄即是他家所开。高野侯喜爱梅花,也善画梅花,更有藏"梅"之好。他的藏品中有一镇家之宝,即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墨梅图》,高氏非常珍视,所以把他的杭州永丰巷居所也题名为"梅王阁",并刻有"梅王阁"印一枚,写诗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