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亭原系纪念辛亥革命先驱、鉴湖女侠秋瑾的祠堂所在。1959年祠堂被拆除,后于其地建亭以志之。亭以秋瑾临刑前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句得名。
林风眠先生(1900~1991)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一九二八年,承大学院长蔡元培之命,来杭州选址于孤山山麓,创办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一九三四年,亲自设计一所独特建筑风格的宅院于马岭山麓,聚师生,谈美论艺,乐也融融,将终老焉。
抗战时期,林风眠先生率杭校师生流亡内地。抗战胜利后回杭。一九五一年后移居上海。一九九一年在香港逝世。
为缅怀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一九九九年,在浙江省、杭州市领导的关怀下,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与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恢复旧宅,按原貌修整,供世人瞻仰。
张宪(?~1142),四川阆中人,南宋抗金名将。弱冠从军岳飞麾下,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历任阆州观察使、御前军统领、宣抚司副都统等职。
南宋绍兴十年(1140),张宪率军随岳飞大败入侵金兵。然朝廷与金人议和,命岳飞班师。后岳飞、张宪被秦桧、张俊诬陷谋反入狱。绍兴十二年,张宪与岳飞父子一同被害。绍兴三十二年(1162),张宪冤狱得以昭雪。景定二年(1261)被追封为烈文侯。
张宪遇害后,乡人曾为之立祠,祀为土神。原墓久圮,今于仁寿山原址立碑以志。
自五代以来,历代帝王游览西湖,大多是从涌金门外埠头下湖。据记载,宋室南迁后,高宗、孝宗、理宗皇帝都是在涌金门外翠光亭登船游西湖。清康熙、乾隆皇帝的母后也在此登船游湖。2002年在柳浪闻莺公园重建御码头和翠光亭,为西湖南线增添一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北宋政和六年至七年(1116~1117),杭州郡守徐铸在涌金池边建起高楼,题名涌金楼,其制甚伟:登楼凭栏,柳汀花坞,轻舟短棹,历历在目。南宋淳佑九年(1249),楼又重建,瑰丽宏特,高切云汉,堪为西湖之壮。南宋读书人考取状元,则于此楼大办状元宴,名盛一时。因年代久远,原楼已毁,为弘扬杭州历史文化,2002年8月在南线景区建设中恢复“涌金楼”,重现名楼昔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