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双投桥

  史载,宋代钱湖门外,水口甚阔,有桥横截湖面,桥分三门,有亭临之,长亘里许,壮丽特甚,是为长桥。相传宋淳熙年间,钱塘王生名宣教者与陶女名师儿者,月夜双双投桥自尽,桥下遂开两朵玉芙蓉,故又名双投桥。斗转星移,水口渐渐淤塞,桥变短,遂成西湖三怪之一,长桥不长。2002年重建此桥,以合古意,并助游兴。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7 10:45:11

汪王庙遗址

  庙祀唐节度使汪华。汪华为隋末唐初人,唐高祖李渊时,以保障一方、纳土归唐封越国公。宋时封灵惠公,明代晋封广济惠王。庙内原有历代封赠汪华的诰敕,以及宋徽宗御题赞像。庙久圮。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7 10:36:03

东岳庙

  初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元毁,明景泰间(1450~1457)重建,清道光间(1821~1850)又经修葺。现存建筑五开间,硬山顶,共三进,占地2470平方米。第一进为山门及古戏台,山门具有清末风格。第二进为主体建筑庙堂,五开间。明间前檐柱为石雕蟠龙柱,有明末风格。古戏台和石雕蟠龙柱在杭州城区是独一无二的。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7 10:28:44

天龙寺造像

  天龙寺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吴越国王钱弘俶建,并延请镜清禅师住持。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额“感业”。南宋建炎三年(1129),天龙寺焚于火,之后重建,并在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郊坛初建时,作为郊祭时百官随从的临时住所。元、明、清历代屡有毁建,但建寺之初所镌刻的三处造像仍保存较为完好。天龙寺造像现存有东、中、西三龛,大小佛像共11尊(包括中龛两尊飞天),中为主龛,一铺七尊,主佛为弥勒佛;西龛为无量佛(即阿弥陀佛);东龛为水月观音(观自在菩萨)。
  天龙寺造像与慈云岭造像、烟霞洞造像共同组成了西湖南山造像。三处造像皆是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中的杰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2 16:46:57

天真精舍遗址

  天真精舍又称天真书院,位于玉皇山南天龙寺东侧,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为王阳明门人王臣、薛侃、钱德洪等为纪念先师所建,兼有祭祀、集会讲学的功能。
  王阳明及其门人在杭州游历讲学时,登上天真山麓,发现这里江湖汇聚,非常符合他心中日后归隐之所,并题有“天真泉石秀,新有鹿门期”及“文明原有象,卜筑岂无缘”等诗句。嘉靖七年(1529)冬,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嘉靖九年,天真精舍落成,并在一旁刻石纪念,碑文如下:“嘉靖庚寅秋,天真精舍成。中为祠堂,后为文明阁,为载书室,又为望海亭,左为嘉会堂,左前为游艺所、传经楼,右为明德堂,为日新馆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2 16:32:28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