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水沟巷

  南起清波街,原北至河坊街,长l66米,宽3米,旧城改造后,北塞,并缩短为长80米。南宋时属仁美坊,俗称石板巷。宋时有三通判衙。万历《钱塘县志》云:“石板巷即水沟巷。”据施氏《约略说》:“流福沟流经此处,每雨后,街心石板下水声潺潺,至清末犹然。”故名水沟。《清波类志》载:“水沟巷后有山,雨后山水汇集,积久不消,有碍行路。乾隆二十九年(1764)夏,里人朱维传首捐银若干,众姓助工,挖泥浚沟。开浚后,虽大雨,水归沟底,直注运司河,永免山水壅塞。”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府前街

  南起清波街,北通河坊街,路长1OO米,宽3米,沥青路面,因其北荷花池头为南宋、明、清历朝杭州府治所在地,故为府前街。和府前街垂直相交的原来还有四条巷,其西头有桂花弄。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铁冶路

  在云居山北麓,北起清波街,南至省军区司令部后门,路长297米,路宽3.5米,沥青路面。南宋时称丰宁坊,元朝称铁冶岭,明、清时称铁冶岭街,民国时称铁鞋岭,建国后称铁冶路。南宋时侍卫步军司、皇城司修内营在铁冶岭。 元延祜时(1314-1320),诗人、文学家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人)在铁冶岭筑茅庐读书,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少年时杨维桢喜爱琴笛瑟箫,后其所作乐府,或以史事和传说为题材,或取材元末时事。其作诗风格奇诡,在当时影响甚大。杨维祯也是西湖竹枝词倡导者,他的词意真切、通俗,曾风靡一时。后,有数百人和作,流传至今。 在铁冶岭,还居有清初江南著名戏剧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蔡官巷

  两巷在四宜路西,蔡官巷东起四宜路西折北至清波街,路长228.5米,路宽3米,沥青路面。明时称蔡官儿巷、菜市头巷,清时称蔡官儿巷,民国时称蔡官巷,1966年改称群力巷,1981年复称蔡官巷。旧时巷内有铜佛寺,后改称如意庵,今已不存。蔡官巷东侧是吴庄,紧邻巷子的一大片绿地是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2001年进行考古发掘后对遗址实施了回填保护,地面进行了绿化。其西侧是柳浪阁公寓,巷深处现在还保留了几幢老房子。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夫人、被胡适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就出生在蔡官巷,并在此长大。旧时蔡官巷、陆官巷内两边,有不少高大风火墙围起来的大宅院,里面是用青砖砌成的西式楼房,朱砂红的门窗,彩色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小井巷

  北起河坊街,南折西通管米山,长48米,宽3-5米。因巷内有五代后唐清泰年问(934-936)开凿的一口水井,同为吴山水脉,为有别于大井巷之井,名小井,巷名由此而得。南宋时称天井巷,清时称小井巷,并一直沿用至今。南宋太常寺(官职名,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署设于此。小井巷内有安荣巷,东起大井巷,西至华光路,长120米,宽4米。宋、明称忠荣坊,清称安荣巷。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