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葛岭路

  东起北山路,折北向西复与北山路相接,长644米,宽3-5米。民国时称葛岭路,建国后改称葛岭山路,1981年复称葛岭路,因路位于葛岭之阳,傍山而行,故名。由此可上初阳台、抱朴道院、宝石山。沿线有玛瑙讲寺、静逸别墅等古迹。陈文龙墓在智果寺西,墓道石阶起自葛岭路寿星石畔。陈文龙(1232-1276),字君贵,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宋末抗元名臣。陈为南宋度宗朝状元,拜监察御史,曾因反对贾似道被罢官。南宋景炎初,元军入闽,陈文龙发兵自守,兵败被俘至杭州,绝食自尽。玛瑙讲寺由五代吴越国王钱弘俶建于后晋开运三年(946),原址在孤山玛瑙坡,旧名宝胜院。北宋治平二年(1065),宋英宗赐名“玛瑙宝胜院”。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保俶塔前山路

  南起北山路,北折东接宝石山一弄。路通保俶塔,长350米,宽3-5米,石阶路面。因该路位于保俶塔前,故名。路东有建于清末的坚匏别墅。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山子巷

  山子巷南起庆春路,北折东转北接孩儿巷,长455米,昔时,该巷与原天长寺巷回环,如灯笼之形,故旧名灯笼巷。后更称山芝巷、山枝巷、山子巷,与宋吴王府有关。吴王系宋高宗妻舅,府内有园林假山、古井,山子之名似得之吴王府之假山。古井与井栏直至清末民初仍在,井栏镌“吴兴井”“淳熙四年修”字样,又出土过二石狮,诗人吴兴为此曾作诗一组记其事,今录其一: 菊人移居三枝巷,墙阴有古井泉,颇甘洌,井栏镌“吴兴井”三字,与吾姓名合。 偶从古巷汲清泉,活火烹生竹径烟。 族望是谁标井里,姓名许我共流传。 味添甘洌西湖外,款载开镌南宋前。 不比争墩留笑柄,参寥六一证坡仙。 今井栏藏于西冷印社,石狮則不知躲在何处了。诗人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社坛巷

  王衙前隔路相对的是社坛巷。社坛巷南起凤起路,北至屏风街,长395米,宽4-5米。宋时,巷东北有太社太稷坛。高宗赵构泥马渡江建南宋后,由于半壁江山初定,政事繁复,财力又捉襟见肘,一直无力建太社太稷坛,自建炎至绍兴初,每年春秋二仲及腊前一日祭,有司奉行祀典,而祭坛未建,礼器未备。绍兴十二年(1142),天下稍安,有臣僚提出:祭祀社稷之事,向来为皇帝所重视,所以汉光武帝刘秀东迁洛阳,社稷祠也跟着迁到洛阳。建炎以来,祭祀社稷之事借座佛祠,不符事神保民之意,希望礼寺官员讨论择地为坛。赵构遂下诏临安府在城内择地,依制度建筑。临安府在普宁坊(今清远桥一带)东仁和县丞厅东之闲地,因北有灵池,终年不竭,东又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后营弄

  后营弄在耶稣堂弄对面,西通中山北路,东折南通屏风街,原长583米,宽2.5米,旧城改造后路面拓宽,长度缩短。宋时,后军步军寨驻此,故名。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