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姬姓,名重耳。前636~前628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戎族)所生。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因骊姬之谗,惧诛出奔,流亡十九年。随行谋士有狐偃、赵衰、贾佗、先轸等。曾先后到过狄、卫、齐、曹、宋、郑、楚、秦八国,渡过重重难关,经受种种磨炼,政治上渐趋成熟。前637年,被楚军迎至秦。次年晋惠公死,秦穆公派兵将其护送回国,立为晋文公。得国后,重用狐偃、赵衰等,明贤良、赏功劳、通商宽衣,又整饬法纪,增强战备,把二军扩为三军,使晋国迅速走向强盛。二年(前635),发兵平定周王室内乱,赶走占据洛邑(今河南洛阳东)的狄人,杀死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
晋怀公(?~前636),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姬姓,名圉。惠公夷吾子,其母梁姬。继惠公而立。前637年~前636年在位。初为太子质于秦,闻惠公疾,遂逃归。既立,命随重耳出亡者归国。狐突之子毛及偃在外,狐突不召,遂杀之,大失晋人心。周襄王十七年(前636),晋人闻重耳在秦,劝之返国,为内应者甚众。秦穆公乃以兵护送公子重耳入晋立为晋君,是为晋文公。怀公奔高梁(今山西临汾东),文公使人杀之。怀公近臣吕甥、郤芮惧诛作乱,文公借秦师以平之。
晋惠公(?~前637年),春秋时期晋国国君。献公第三子,姬姓,名夷吾。前650~前637年在位,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因献公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嗣,为避骊姬谗害出逃至梁(今陕西韩城南)。前651年献公死后,大夫里克杀奚齐。他以割晋河西八城为约,使秦发兵护送他入晋即位。归立后,杀晋大夫里克及其党。背约不割许秦之地。晋惠公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秦粮船自雍至绛相继,称“泛舟之役”。五年,秦饥,乞籴于晋,公辞之。六年(前645)九月,率晋军与秦穆公战于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兵败被俘。由于其姊穆姬(秦穆公夫人)的斡旋,得免一死。是年十一月,在答应入子为质和割让河西八城后
骊姬(?~前651),春秋时晋献公夫人。骊戎之女。前672年,献公伐骊戎,获骊姬及其妹,尽纳宫中。骊姬生奚齐,其妹生卓子。曾劝说献公使太子申生主曲沃,二公子重耳主蒲,夷吾主二屈,以远其父子。又设计诬陷申生,尽逐群公子。献公死,奚齐继立,为大臣里克所杀,她也被杀。
晋献公(?~前651),春秋时晋国国君。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公、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献公把女儿许配给秦穆公,把虞国大夫百里奚当作陪嫁的仆人送到秦国。因宠骊姬及其子奚齐,杀太子申生,逐公子重耳、夷吾。前652年,齐桓公在葵丘主持盟会,晋献公因为重病缠身,没有赴会。前651年,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苟息主政,辅助幼子姬奚齐继位,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奚齐被里克所杀。
晋武公(?~前677),春秋时晋国国君。姬姓,名称,曲沃庄伯之子。前716~前677年在位。前715年继其父位,称曲沃武公。曲沃为晋支庶之封地,长期与晋争夺君位。他在位期间曲沃益强。前709年掳晋哀侯,杀之。前706年诱杀晋小子侯。前679年终于灭晋,杀晋侯缪。尽以宝器献周厘王。周厘王正式承认其为晋君,位列诸侯,并晋之地,称晋武公。 分裂六十七年的晋国,至此统一。次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