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青翟(?~前115),汉代大臣。高祖时武强侯庄不识之孙,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元狩六年夏四月,被任命为丞相。元鼎二年冬,有人盗挖文帝皇陵中陪葬的钱币,庄青翟上朝的时候便与御史大夫张汤约好一起向武帝请罪。可是到了武帝面前,张汤却没有请罪。武帝命御史大夫追究此事,张汤便想上奏说“丞相早就知道是何人所为”,庄青翟很害怕。丞相的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素日便受张汤欺侮而萌生怨恨,于是便与丞相谋划,上奏道:“张汤向皇帝奏请施行法令时,商人们总是先知道而能囤积居奇,赚了钱后又分给张汤。”武帝于是问张汤,而张汤却装做不知道,此时
王莽(前45~23),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
王凤(?~前22),西汉外戚和权臣。字孝卿,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原籍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兄。永光二年(前42)嗣父爵为阳平侯。成帝即位后,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了巩固权位,着力排除异己,进而挟持皇帝。京兆尹王章劾奏王凤,并荐冯野王以代之。王凤闻讯,以辞职相要挟,成帝只得命尚书劾奏王章,诬以大逆罪,结果王章死于狱中,公卿为之侧目。河平二年,王凤诸弟谭、商、立、根、逢时同日封侯,世称五侯。王氏子弟也被任为卿大夫、侍中、诸曹,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王氏诸侯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王氏“群弟世权,更持国柄”,最后促成王
王政君(前70~13),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宣帝选为宫女,后为太子刘奭所幸,生下了儿子刘骜。刘奭即位为元帝,立政君为皇后,成帝刘骜即位后尊为皇太后,以其兄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位在三公上。外戚王氏专权即以此为肇端。河平二年(前27年)兄弟谭、商、立、根、逢时五人同日封侯,史称“五侯”。哀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哀帝死,政君召其侄王莽为大司马,共议立平帝,自己则临朝称制,而委政于莽。王莽毒死平帝,立二岁的孺子婴,自称假皇帝,不三年即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迫政君更名为“新室文母皇太后”。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
卫满,卫氏朝鲜的建立者。西汉初年,卫满率领移民东渡□水(今清川江)入朝鲜。先居住在秦代的旧障塞地带。不久,朝鲜王准把卫满安置在朝鲜西部。卫满的力量聚集雄厚之后,驱逐准王,自立为朝鲜王,此即“卫满朝鲜”之始。卫满之孙卫右渠时,因阻碍邻近部族与汉朝通商,同汉朝发生战争。公元前 108年,右渠王战败,卫满朝鲜灭亡。汉朝把朝鲜改为直属政区,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4个郡,史称“汉四郡”。
馀善(?~前110)西汉时人,无诸之子,郢之胞弟。西汉建元六年(前135),继承闽越王位的无诸后代郢率兵击南越。汉武帝遣将率军击闽,以示惩戒,郢陈兵顽抗,馀善与王族合诛胞兄郢。汉朝罢兵,立无诸后代丑为王,并改称越繇王。馀善对此不满,自立为王,汉朝不因馀善一人兴师,并为缓和矛盾,遂立馀善为东越王暂作权宜之计,与越繇王共处。馀善被立为东越王之后,在闽北建六座军事城堡,屯兵抗汉,并于元鼎六年(前111),擅刻印玺,自号武帝,派兵攻打江西诸地的汉营。元丰元年(前110),汉武帝派兵入闽讨伐,馀善兵败被杀。
驺摇,越王勾践后裔,秦汉之际人。周赧王九年(前306)越国被楚国灭后,遗民南迁瓯越(东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起兵抗秦。驺摇率领瓯越吏民从诸侯反秦,后助汉高祖打败项羽。汉惠帝三年(前192),驺摇被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世俗称东瓯王。东瓯王都城,在永宁江(瓯江)北岸(今永嘉县境内),南北朝时遗址尚存。近又有人考证东瓯王都城在今浙江省温岭县大溪镇唐岭脚。驺摇被人们认为是开发东瓯的始祖,世称他为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明成化十三年(1467)改华盖山东岳庙为东瓯王庙。
无诸,约生于战国晚期,卒于西汉初年。闽越王。驺姓。东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越为楚所灭,宗族流散于江南海滨。传七世无诸踞闽,称闽越王。秦始皇灭六国,设闽中郡,无诸为君长。秦末农民起义,诸侯纷起反秦,无诸亦举兵响应,率越军随从鄱阳令吴芮挥师北上。在楚汉战争中,无诸又帮助刘邦灭项羽。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统辖闽中故地,都东冶(今福州市)。无诸在位期间,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发展和改善闽越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当时,建筑业、冶铁业、制陶业和其他手工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后人为缅怀无诸开疆治闽的业绩,在福州及其他地区多处立庙祭祀。
任嚣(?~前208),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进兵岭南失利后,任嚣、赵佗率军再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称“东南一尉”。以番禺(今广州)为郡治,在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前208年病逝。
赵佗(约前237~前137),秦朝将领,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真定人(时属赵国,今河北省正定县)。秦始皇南平百越时,赵佗为秦军主将。秦统一岭南后,赵佗任龙川县首任县令。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故,赵佗续任南海郡尉,随后吞并西南的桂林、象郡,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诸侯国。汉高后吕雉临朝时(公元前183年),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公元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