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

王劭

  王劭,东晋书法家,字敬伦,荟兄洽弟,王导第五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美姿容,有风操,勤于学习,未尝见其有惰容。历东阳太守、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丹阳尹,孝武帝时,迁吏部尚书,尚书仆射,领中领军,出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卒谥简,赠车骑将军,工书。宋陈思《书小史》谓劭“善草书”,《淳化阁法帖》有劭行书书迹五行,四十九字。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谧

  王谧(360~407),东晋臣。字稚远。祖籍琅邪临沂(今临沂)。出身世家大族。祖父王导,为东晋重臣。父王劭为吴国内史。王谧过继给伯父王协为嗣。少有美名。任秘书郎。袭父爵。迁官秘书丞。又历任中军长史、黄门郎、待中。桓玄擅政,以其为中书令、领军将军、吏部尚书,迁中书监,加散骑常侍,领司徒。桓玄篡位,被封为武昌县开国公。刘裕身为布衣时,众人并不器重,惟他视之为奇杰之士。曾对刘裕说:“您当为一代英雄,望好自为之。”后刘裕起兵****桓玄,他以本官加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因受宠桓氏,心不自安,惧罪出逃。被追回后,仍受刘裕信任。后病卒。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协

  王协,东晋臣,字敬祖,王导子。袭侯爵,为司马睿抚军参军,早死。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珉

  王珉(351~388),东晋臣。字季琰,小字僧弥。祖籍琅邪临沂(今临沂)。出身世家大族。为王导之孙,王洽次子。少有艺才,善行书,名声在王珣之右。时有:“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之语。幼童时,听外国沙门提婆讲《毗经》,未完,便已解悟。遂到另一屋内对沙门法纲等数人讲经。众僧甚为惊奇。入仕后,历任著作郎、散骑郎、国子博士、黄门侍郎、侍中。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两人齐名,世称王献之为大令,他为小令。其子王朗、王练,义熙)时,均任侍中。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珣

  王珣(349~400),东晋臣。字元琳,小字法护。琅邪临沂(今临沂)人。出身世家大族。王洽长子。年轻时与谢玄同为权臣桓温椽属,后为主薄,军中机务悉与相委。跟从讨伐袁真,封为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琅邪王友、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兄弟皆为谢氏女婿,后因猜嫌致隙,关系恶化。谢安死后,迁官侍中,深为孝武帝倚重。王国宝弄权,谋黜旧臣,又迁其为尚书令。隆安二年王恭再次起兵,他任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事平,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因病解职。养病岁余卒。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洽

  王洽(323~358),东晋臣。字敬和。琅邪临沂(今临沂)人。出身世家大族。为王导第三子,在诸子中最为知名。与荀羡俱有美誉。年轻即入仕为官。历任散骑、中书郎、中军长史、司徒左长史、建武将军、吴郡内史,征拜中领军。旋加封中书令,辞不受。与晋穆帝甚为亲密。诏书催劝,固辞,终未受命。三十六岁时病死。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恬

  王恬(?~391),东晋臣。字敬豫。琅邪临沂(今临沂)人。出身世家大族。王导次子。少好武,不为官场所重。其父见长子王悦则喜,见他则怒。为人傲诞,不拘礼法。聪明多技艺,善弈,为东晋第一高手。后折节好士,初袭爵即丘子。迁中书郎。皇帝要委任为中书令,王导一再推让而罢。遂任后将军、魏郡太守,加给事中,领兵镇守石头。后转为吴国、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悦

  王悦,东晋臣。字长豫,琅邪临沂(今临沂)人。出身世家大族。王导长子。年少即有高名。侍奉父母甚有孝道。其父每日离家至官府,总要恭恭敬敬地送到车上。又常为母亲曹氏整理箱箧中物。初侍讲东宫,后为吴王友、中书侍郎。得重病。王导忧心如焚,寝食俱废。不久,卒,谥贞世子。王导悲不自胜,一直哭到台门。其母也将箱箧封上,不忍开启。夫妇思儿之情久而弥笃。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大臣。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衍之族弟。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曾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早与琅邪王司马睿交好。永嘉元年(307),献策司马睿移镇建业(即建康),旋又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军事,实为江南的最高军政长官。王导为其谋主,推心亲信,每事咨询。为提高司马睿的威望,王导竭力笼络江东士族,主动拜访江南首望顾荣、贺循,司马睿命他们参与军府政事。荣、循转相荐引纪瞻、周玘、张闿等名流。司马睿才得以站稳脚跟。王导外倚扬州刺史王敦的实力,内则利用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条件,协同江南士族,希图一起“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司马睿视王导为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4

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382~402),东晋皇族。权臣司马道子之子。16岁任侍中。隆安二年(398),王恭起兵反朝廷,元显受任为征讨都督、假节,率军讨伐。他收买王恭骁将刘牢之,击杀王恭。升中书令,自任扬州刺史,专擅朝政。三年,元显下令征调江南诸郡已免除奴隶身份的佃客当兵,激起佃客及拥有奴客的地主豪强的反对,爆发孙恩、卢循起义。政府军屡遭败北,而元显骄侈日增,专事聚敛,富过帝室,又加领尚书令。当时桓玄拥兵控制长江中游地区,与朝廷对抗。元兴元年(402),元显以征讨大都督、加黄钺发兵讨桓玄。玄也起兵东下。三月桓玄攻破建康。元显兵败,与其父皆被杀。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0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 共229页 2282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