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昭明(?~502),南朝齐文人,学者。祖籍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松之孙,裴骃子。少传儒史之业,孝武帝时为太学博士,议定太子婚礼。齐永明三年(485)出使北魏,还为始安内史。明帝时又为广陵太守。历郡皆有政绩,不事聚敛,归无还资,家无居宅。中兴二年卒。有集九卷,已佚。
裴骃,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龙驹。裴松之子。官至南中郎参军。以当世学者对《史记》解释多有分歧,乃以徐广《史记音义》为本,兼采经、传、诸史及前人之说,加以补充,注司马迁《史记》,合为《集解》八十卷,与唐司马贞之《索隐》、张守节之《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
裴松之(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年八岁,即精通《论语》、《毛诗》。博览群籍,立身简素。年二十,拜殿中将军。后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元嘉三年(426),充任巡行湘州大使。回都后,转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出为永嘉太守,以勤于政事、爱护百姓而深受欢迎。不久又任南琅邪太守。曾奉诏注陈寿《三国志》,打破传统注法,不重训诂,而重史实的增补与考订,兼采众书达一百四十余种,使注文内容超出原书三倍,开创了注史的新体例,为研究三国史保存了大量可贵资料。此外,还撰有《晋记》。后又奉诏续撰《国史》,未竟而卒。子裴骃亦以注史著称,有《史记集解》等。
范晔(398~45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东南)人。少既好学,博览群书,涉猎经史,善属文、通音律、工隶书。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雍州刺史召他为主簿,坚辞不就。后投奔刘裕之子刘义康部下,任冠军参军,迁右军参军。继任尚书外兵郎,旋出任荆州别驾从事,继回京任秘书丞。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归家奔父丧。后领新蔡太守,擢尚书史部郎。宋文帝元嘉九年(432),任宣城太守,开始撰写《后汉书》。以《东观汉纪》为主要依据,参考谢承所撰《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华峤《汉后书》等史籍,删繁补陋,悉心编撰,成《后汉书》九十篇,且附以论、赞,拟再续写“十志&rdqu
范泰(355~428),南朝宋大臣、学者。字伯伦,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东晋时历任太学博士、骠骑谘议参军、中书侍郎。袭爵阳遂乡侯。刘裕起兵,为散骑常侍,随军至洛阳、彭城,深得刘裕信任。刘宋初,议立国学,领国子祭酒。宋少帝即位,加特进。宋文帝时,官至侍中、左光禄大夫、国子祭酒,领江夏王师,特进如故。多次上表,陈述政事得失。平生好为文章,博览群籍,诲人不倦。晚年笃信佛教。撰《古今善言》二十余篇及文集等,今并佚。现存《鸾鸟诗并序》、《请建国学表》等。
褚渊(435~482),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宋文帝婿。初任宋驸马都尉、秘书丞,袭爵都乡侯。受宋明帝信任,任侍中、散骑常侍、中书令。明帝死,遗诏授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并受顾命,辅佐幼主。后参与萧道成代宋事宜,引为心腹。时人讥讽他没有节操:“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彦回生。”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封南康郡公,加尚书令,谘谋朝廷机密。武帝时,奉遗诏领尚书事。旋病卒,谥文简。
袁粲(420~477),南朝宋大臣。字景倩,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以父早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孙。少好学,起身为扬州从事。孝武帝讨逆,转记室参军。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以事免官。不久又起为廷尉、广陵太守、豫章太守、吏部尚书。明帝时,任尚书仆射,又加中书令,领丹阳尹,后升任尚书令。明帝死,与褚渊、刘勔并受顾命,辅立苍梧王。刘休范叛乱被平定后,授中书监,领司徒。顺帝即位,镇守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西)。因萧道成图篡帝位,谋攻萧道成,褚渊泄其谋,事败被杀。当时有民谣流传:“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为彦回生。”曾仿嵇康《高士传》作《妙德先生传》以自谕。
到彦之(?~433),南朝宋将领。字道豫,彭城武原(今江苏沛县西北)人。东晋末随刘裕镇压孙恩起义,屡立战功。义熙六年(公元410),与卢循交战失败,被免官。后复起任骠骑谘议参军,迁司马、南郡太守。刘宋初,随刘义隆(宋文帝)镇守荆楚。元嘉三年(426),与檀道济讨平谢晦之变。元嘉七年(430),奉诏率兵五万北伐,自淮入泗,连占滑台、虎牢等地。不久,魏大举反攻,宋军败退,连失洛阳、虎牢。时宋军主力并未受损,滑台尚可坚守,可他不顾别人的劝阻,立即率军退至历城(今山东济南),又焚舟弃甲,步趋彭城(今江苏徐州)。宋军出师时,资实甚盛,及还,府藏为空。宋文帝大怒,令免官下狱。后复起用为护军将军,固辞。
谢方明(380~426),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末,随伯父谢邈赴吴兴太守任。孙恩起义,邈被杀,他逃奔得免。后从刘裕起兵,任中军主簿,转从事中郎、中军长史,加晋陵太守,又迁骠骑长史、南郡相。宋朝建立,任侍中。永初三年(422),出为丹阳尹,转会稽太守,有治绩。文帝元嘉三年(426)卒于官。
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幼时能文,书画并妙,以诗擅名。文帝时,任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其族兄谢灵运每见其文,常说:“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深相推重,常相与为文章赏会,作山泽之游,为谢灵运“四友”之一。所作多文辞清绮雅丽,但内容较贫乏。今存的《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西陵遇风献康乐》、《秋怀诗》、《揭衣诗》、《雪赋》等作均较著名。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谢法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