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怀橘遗亲

  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他的父亲陆康,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和袁术关系很好。又精通天文和历法。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你来别人家做客,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这是为什么呢?”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袁术说:“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桔的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下榻

  东汉时,南昌有位太守叫陈蕃,他为人正直,对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当时南昌有个人叫徐稚,字孺子,家里虽清贫,但他从不羡慕富贵,由于他品德好,学问深,所以很有名望,地方上也多次向官府举荐他。尽管这样,徐稚仍安于清苦的生活,官府召他任职,他也总是坚辞不就,当地一些人称他为“南州高士”。陈蕃听说徐稚的情况后,十分重视,诚恳地请他相见,听取他的意见。徐稚来时,陈蕃热情相待,并在家里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相当现在的床)。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就把留客住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举案齐眉

  东汉人梁鸿,字伯鸾,原籍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后来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和妻子依靠自己的劳动,过着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梁鸿的妻子,是和他同县孟家的女儿,名叫孟光,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喜爱劳动,没有小姐的习气。据说,孟家当初为这个女儿选对象,很费了一些周折。三十岁了还没出嫁。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一般少爷嫌她模样儿不够娇,而在于她瞧不起那些少爷的一副娇模样。她自己提出要嫁个象梁鸿那样的男子。她父母没法,只得托人去向梁鸿说亲。梁鸿也听说过孟光的性格,便同意了。
  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作为新娘,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小巫见大巫

  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作官;一个叫张纮,在东吴作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文学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见了栩榴枕很是喜欢,专门为此作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
  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风格大加赞赏,并表示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3-30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喜否 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 ,伯喜否 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喜否 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3-17

犬牙交错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建立汉朝后首先废除了秦朝苛刻的政治制度,安定老百姓的生活,其次,消灭了那些异姓的诸侯王,重新封了许多刘姓子弟为王,代代相传。他以为这样一来就可永保刘家的江山。谁知刚传到第三代汉景帝,这些刘姓王的势力已经开始大起来。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中央王朝抗衡,对皇帝的指令假意应付,或不理会。有的甚至暗暗谋算夺取皇位,过过做皇帝的瘾。
  有个叫晁错的御史大夫,看出情况不对,立即上奏皇帝,要他采取措施削弱这些诸侯王的势力,逐渐收回给他们的封地,来巩因汉朝的中央政权。那些诸侯王本来就想篡夺皇位,如今听说皇帝要采取措施,便立即互相沟通,其中有七个诸侯王联合起来,借口要&ldquo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0-16

固若金汤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建立了张楚政权。进攻范阳县城。有个名叫蒯通的人求见范阳县令徐公,对他说:“我是本县的一个平民,知道你快要死了,特地前来吊唁。不过,我也要向你祝贺,因为你今天接见了我,我可以使你新生。”
  徐公听了蒯通的话,有点莫名其妙,说:“先生,你说得太玄了,我听不懂什么意思。”
  蒯通听了,笑着说:“徐公,你在范阳当了十多年县令,受过你严刑拷打甚至被拷打致死的人,多得不计其数。他们本人及其亲属早就想找你报仇了,只是因为秦朝的法律非常严酷,他们才不敢对你怎么样。现在天下大乱,陈胜王已派武臣率兵向范阳压来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0-16

一钱太守

  东汉刘宠,字祖荣,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官至司徒、太尉。刘宠在任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太守时,政绩卓著,操守廉政,朝廷调他为将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设的官员)。在他离任前,会稽郡山阴县若耶山谷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各带了一百文钱(即一百个铜板),想送给他,可刘宠不肯受。老人们流着泪对刘宠说:“我们是山谷小民。前任郡守屡屡扰民,夜晚也不放过,有时狗竟然整夜叫吠不止,民不得安。可自从您上任以来,夜晚狗都不叫吠了,官吏也不抓捕老百姓了。现在我们听说您要离任了,故奉送这点儿小钱,聊表心意。”刘宠说:“我的政绩远远不及几位老者说的那样好,倒是辛苦父老了!”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0-13

合浦珠还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 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 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0-13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共14页 134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