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林海亭

  建于清末民初的一座供游人歇脚的开敞路亭。亭有“天琴老人”樊增祥撰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憩于亭内,细赏周边风景,可领略九溪之独特魅力。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9-7 16:08:35

永兴寺

  永兴寺于唐贞观年间,由高僧悟明开山始建,宋代铁牛禅师重修。一千三百多年来永兴寺虽有兴衰,香火却绵延相传。
  永兴寺原有二雪堂、三祖殿、安乐松轩以及圣泉井等古迹。据《永兴寺志略》记载,明万历举人李流芳在《题永兴兰若图册子》中写道:“自云栖翻白沙岭至西溪,夹路修篁,行云山间,凡十里至永兴,山水夷旷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各各成致。自永兴至岳庙,又十里梅花,绵亘村落,弥望如雪。”永兴寺清幽的环境吸引了诸多大德行者来寺缔结善缘。后晋僧人大章法师曾来寺释译《法华经》,明代断臂道者来此增建草庵……济颠和尚当年更是常来永兴寺,不仅为永兴寺留下了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4-30 23:38:15

法华寺

  法华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北高峰下。据《西溪梵隐志》,法华寺是“西山一支,其阳为竺国鹫岭,其阴为法华。”阴,即西湖北高峰的北面,峰南便是著名的灵隐寺,它与法华寺正是在一峰南北的两面。在西溪之东,法华山下的法华寺约有1700年的历史。东晋昙翼法师开山。据《庐山高贤传》记,法志门徒昙翼,七岁入寺学法,成为佛教史上著名高僧,曾在此山诵《法华经》十有二载,遂感普贤菩萨现法相,凌其空。郡太守孟公闻达于朝,故上勅建法华寺以表之。(据传说,普贤菩萨为了考验昙翼的道行,曾幻化成美女,深夜入寺去“调戏”过他呢。这故事远近流传,还被融入宋元之间无名氏的小说《月明和尚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3-6 23:49:16

中国湿地博物馆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建设的中国唯一的一座国家级的湿地博物馆,馆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入口东南角紫金港服务区内,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于2009年11月2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湿地博物馆不但是国家林业局对外宣传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展示中国湿地保护成果、普及湿地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进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导览和序厅。她的出现,不但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组成室内与室外、实景与虚景、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湿地生态科普科研基地,也能起到更加深入地探索湿地与人类的关系、诠释湿地的多元价值等多方面的作用。
  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建设目标定位为西溪国家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22 23:55:53

西溪探梅

  旧时老和山以北,由古荡向西至留下约9公里的水网地带,统称西溪,与孤山、灵峰并称西湖三大赏梅胜地。清雍正《西湖志》卷四:“自古荡而西,并称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涂重重隔断……。其地宜稻、宜蔬、宜竹,其水宜鱼,而独盛于梅花,盖居民以梅为业,种梅处不事杂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人,弥漫如雪,更有湘英、绿萼,花种不一,以永兴寺前二株为最。”30年代初,西溪仍为游赏之地,交芦庵等庵堂均接待游人,供应茶水与素面。抗日战争期间,杭州沦陷,西溪景观日渐败落。今西溪部分地区已成为工厂、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19 22:47:35

<< < 1 2 > >> 共2页 6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