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精忠长廊

精忠长廊位于精忠园的南部,北碑廊的北侧,长29米。建筑创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一直作为商业服务场所。1998年开辟为一处有别于原碑廊、融诗词与书法艺术于一体的新碑廊,以纪念、歌颂岳飞。廊内墙上共嵌19块石碑。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岳云墓

岳云墓在岳飞墓的左前侧,略坐北朝南。圆形拱顶,下条石围砌,上封土植草。规模略小于岳飞墓,通高200厘米,直径500厘米。墓前立“宋继忠侯岳云墓”碑,通高247厘米,系1979年复刻。
岳云(1119—1142),是岳飞的长子,生于河南汤阴,幼年时随祖母姚氏颠沛流离于黄河以北的沦陷区。十一岁被岳飞接至军营中,十二岁随父从军,到岳家军张宪所部当“小兵”,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训练、军和实战中磨炼。岳飞对儿子要求极其严格,有一次,岳云身披重铠,飞马冲下陡坡,不慎人仰马翻。岳飞大怒,说:“前驱大敌,亦如此耶?”下令要将岳云斩首,后经众将说情,责打了一百军棍才罢。经几年的严酷锻炼,造就了岳云一副铜筋铁骨,他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精忠柏亭

在忠烈祠西南,通往岳飞墓园区的两扇拱券门之间,有一座依墙而筑的攒尖顶木结构半亭,出露四翘角,四根八角形木柱落地,带垂花、挂落。面东的正前檐下挂一匾额,题“精忠柏亭”。亭内台基上置八段大小不一的树化石,木纹清晰,这即传说中的“精忠柏化石”。台前立清光绪元年(1875)所刻石碑。碑朝东向,无碑额,高126厘米,宽65厘米,上刻一棵挺拔苍老的枯柏。枯柏的右上方有吴廷康篆题的“精忠柏台图”五字,左下方为彭玉麟的题赞:“精忠有柏,名成岳武;在浙司狱,宋大理府;昔风波亭,今土地庑……”碑阴为清代著名朴学大师、教育家俞樾撰稿并书写的“精忠柏台记”。
相传,南宋大理寺监狱内有座风波亭,亭畔有古柏一株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岳飞墓

岳飞墓坐西朝东,圆形拱顶,下条石围砌,上封土植草,通高265厘米,直径700厘米。墓前立“宋岳鄂王墓”碑,通高350厘米,碑身四周刻双龙戏珠纹,置于梯形碑座上,碑额雕饰云龙纹。碑为明朝的遗物。“鄂王”,是南宋嘉泰四年(1204)朝廷追封给岳飞的王爵。王爵为宋代最高一等爵级,封的王爵,必须挂国名。“鄂王”的“鄂”为王国名,鄂国的地域范围在鄂州,鄂州的州治即今天的湖北武昌。岳飞是南宋初期中线防御的军事负责人,曾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其宣抚司就设在鄂州。封国以“鄂”,寓有岳飞的功绩“与鄂相终始”之意。岳飞生前所获最高爵级为第六等的开国公,地望也在鄂州,称武昌郡开国公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岳飞墓园

过精忠柏亭两旁的拱形小门,即进入岳飞墓园区。整个墓园沿东西向轴线对称布局,一座宋代建筑风格的墓阙又将墓园区分隔成陵园和墓地两部分。陵园的东端为“尽忠报国”照壁,南、北两侧为碑廊,廊内共有128块历代碑刻,是岳飞墓、庙珍贵的石质史料库。北碑廊西部开月洞门,可通启忠祠区。陵园正中铺青石板甬道,两旁古柏罗列成行,静谧肃穆。甬道中间另植一桧柏,为相传的“分尸桧”遗迹。稍往西有小水池,池上架石制小拱桥——精忠桥。过桥即墓阙,墓阙右前存“忠泉”古井。穿过墓阙,即到墓地,四周古柏青松交相辉映,古朴庄重,肃穆典雅。墓道尽头为岳飞墓,墓碑上刻“宋岳鄂王墓”,稍左前附岳云墓,墓碑上刻“宋继忠侯岳云墓”。墓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