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昭庆寺

昭庆寺,地处北山街东端,前临西湖,创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当时,钱弘俶还在吴越国王位上,因此它可以归属吴越国古刹之列,只不过当初寺名叫“菩提寺”。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菩提寺内建起了一座“万善戒坛”。戒坛是僧人举行授戒仪式的专用场所和设施。四年后,菩提寺改称“昭庆律寺”,一直沿用到后世。其戒坛成为中国佛教界四大著名戒坛之一。许多高僧均以在昭庆寺剃度出家为荣。
宋室南渡之初,崇道抑佛,昭庆寺一度成了军队教场,但万善戒坛得以幸存。南宋绍兴末年(约1158-1162),这里恢复为佛寺。
昭庆寺的全盛时期是在明朝后期,当时寺内藏有明太祖朱元璋赏赐的《大藏经》,僧舍丛集,香客如云。寺里除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玛瑙寺

玛瑙讲寺原先也在孤山(玛瑙坡),旧名“宝胜院”,由五代吴越国王钱弘佐创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北宋治平二年(1065),宋英宗赐名“玛瑙宝胜院”,由智圆任住持。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孤山兴建宫廷御用的四圣延祥观,玛瑙寺迁往葛岭南麓中段的宝云山。绍定六年(1233),僧人元敬兴建高僧阁,集杭州历代高僧30人的图像于阁内供奉,并各为之撰小传以资纪念,后来结集成《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一书。这些高僧中,唐代的鸟窠禅师(圆修)、招贤禅师(会通),宋代的妙行律师(思净),都是和北山路佛寺直接有关的名僧。
明永乐年间(1403-1424),玛瑙寺重建,寺僧还在后山之巅筑一阁,为香客游人来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抱朴道院

抱朴道院在葛岭半山腰,亦称葛仙庵、抱朴庐,此庐先后有福地院、涵青精舍、涵青道院、玉清宫等旧名,相传为晋代著名炼丹葛洪设炉炼丹修炼之所。旧时,葛岭抱朴道院与黄龙、玉皇合称“西湖三大道院”。
抱朴道院始建于晋,南宋高宗时将抱朴道院辟为御花园之一,名“集芳园”。《西湖游览志》卷八载:“淳祐间,理宗以赐贾似道,改名后乐园。楼阁林泉,幽畅咸极,古木寿藤,多南渡以前所植者。积翠回抱,仰不见日。架廊叠磴,幽渺逶迤,隧地通道,抗以石梁,傍透湖滨。飞楼层台,凉亭燠馆,华邃精妙。前挹孤山,后据葛岭,两桥映带,一水横穿。各随地势,以构筑焉。”元代毁于兵火,明清至今多次重修重建。1949年1O月后曾小作修葺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新新饭店

新新旅馆,今天已更名为“新新饭店”。许多出版物都说这家老字号旅馆诞生于1922年。但据有关资料表明,这家旅馆早在1915年就已开门接客。民国四年(1915)江苏文人顾无咎来杭州游览西湖时住的就是新新旅馆,只不过当时的新新旅馆还只是一座两层楼的小旅馆,设施还相当简陋。后来,新新旅馆的老板董锡庚为了扩大旅馆的经营,还可能存在与孤云草舍主人赌气的原因,于1922年建起了一座五层(不包括地下室)的大洋楼,在这座建筑上至今都留有“1922年”的字样。该楼建筑面积约2685.9平方米,平面略呈长方形,为古罗马科林斯式建筑。正立面立柱柱头雕刻树叶和花蔓形装饰,线条优美,精致华丽。顶楼平台上有两座红色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招贤寺

唐大和五年(831)。会通习禅,顿悟于其师鸟窠轻吹衲衣上的布毛之公案,在凤林寺东面不远的山林中搭一茅篷小庵,在庵中参禅研学,后人多称其为“布毛侍者”,并移用原先一座废弃佛寺的名额,称他修行的小庵为“招贤寺”。直到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这处不过茅篷一间的蕞尔小庵,才由吴越国王钱弘佐改建为具一定规模的佛寺。北宋治平二年(1065),招贤寺由律寺改为禅寺,后来苏东坡为寺里一泓清泉题写过“蒙泉”的题额。南宋宝祐三年(1255)重建了法堂。元末寺毁,而古殿独存。清康熙十五年(1676)僧起纲重建,改称“清隐庵”。
20世纪初,著名文化人、高僧李叔同(即弘一法师)和他的弟子丰子恺等,都曾在招贤寺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