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

曹娥

  曹娥,东汉人。祖籍上虞(今浙江上虞县)。相传她的父亲因不慎溺死于江中,年仅14岁的曹娥便沿江昼夜号哭寻找父尸,但搜求七日仍不见,她便悲痛地投入江中。她投江死后,竟抱父尸飘浮于江面。时人都盛赞她为孝女。县令命邯郸淳作诔辞,并刻于石上以记其事,并改这条江名为曹娥江。大文士蔡邕曾称赞这篇刻文为“绝妙好辞”。后来盛传于世的曹娥碑,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已非原石。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5

梁鸿

  梁鸿,东汉诗人。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侍阳市西北)人。家贫,曾放猪于上林苑中。早年受业于太学,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壮年时与妻子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从事耕织业。曾东出关,路过洛阳,见宫室侈丽,即作《五噫歌》,抨击统治者的奢侈生活,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汉章帝读后,甚为不满,他只好隐姓埋名,逃往齐鲁之间。后去吴中,寄寓皋伯通,居于廊下,替人舂米。后来回家,孟光举案齐眉,奉上饭食,表示敬爱,后世传为佳话。不久病死。著书十余篇,有集二卷,皆失传。今存诗三首,即《五噫歌》、《适吴诗》、《思友诗》。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5

严光

  严光,东汉初隐士。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人。本姓庄,因避明帝讳,改姓严。少即聪颖,刻意攻读,与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刘秀即位后,乃隐姓埋名,匿身不见。后被召至京师洛阳,刘秀欲任其为谏议大夫,拒而不就,归隐于富春山。建武十七年(41),刘秀又欲召用,仍不就。隐身于家,怡然处世,或躬耕于田野,或垂钓于水畔,年八十而终。后人称其垂钓之处为严陵濑。宋人范仲淹称:“云天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5

祢衡

  祢衡(173~198),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少有才辩,性刚强傲慢。和孔融交好。后被孔融荐于曹操,称病不往,被罚作鼓吏,当众裸身击鼓,羞辱曹操。得罪曹操,被遣送刘表,又被送交江夏太守黄祖。因语多冒犯,被杀。时年二十六岁。后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著有《鹦鹉赋》,已佚。今存《鲁夫子碑》、《颜夫子碑》、《吊张衡文》等。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3

高彪

  高彪,东汉文学家。字义方,吴郡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出身寒门。初为诸生,游太学,有雅才而不善言谈。曾向马融求教,融闭门不见,他便作书讥刺。融见书后十分惭愧,请他回来,他去而不顾。灵帝时,郡举孝廉,试经第一,任郎中。于东观校书,屡奏赋、颂、奇文。时督军御史第五永出督幽州,百官饯别,蔡邕等皆赋诗,唯彪作箴,邕大加赞赏。后出任外黄令,灵帝命同僚送别于上东门,并令东观画高彪像,以勉励学者。病卒于官。文章多亡失。《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二卷,已佚。今存《覆刺遗马融书》、《清诫》、《饯赠第五永箴》等文三篇,载本传及《艺文类聚》。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3

侯瑾

  侯瑾,东汉文学家。字子瑜,敦煌(今甘肃敦煌县西)人。少时孤贫,学习刻苦,常白日为人做工,晚上燃柴读书。桓帝时,州郡及朝廷屡次召用,皆托病谢绝。曾作《矫世论》讥刺当世。后徙居山中,专心著述。因不为世所知,故作《应宾难》,抒写失意心情。又撰《皇德传》三十篇及杂文数十篇,多亡失。河西人敬佩他的才学,不敢直呼其名,皆称为侯君。《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两卷,已佚。今仅存残篇《筝赋》、《皇德颂叙》,载《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3

郦炎

  郦炎(150~177),东汉诗人。字文胜。范阳(今河北定兴南)人。有文才,通晓音律。灵帝时,州郡召用,皆不就。曾作《见志诗》两首,抒写超迈绝尘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愤。后得精神病,因母丧,病大发,妻在生产中惊死。妻家告官,炎被囚,死狱中,年仅二十八岁。炎作诗二首,皆五言,见《后汉书·文苑》本传。在东汉诗中,颇见文采。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书·经籍志》谓梁有《 郦炎集》二卷,录二卷,亡。今存文五篇,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二首,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3

边让

  边让,东汉文学家。字文礼,陈留浚仪(今河南省开封西北)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属文,辞采华丽,文字畅达,名重一时。曾作《章华台赋》,依托伍举谏楚灵王建章华台之事,以讽喻当世,对统治阶级的奢侈谣逸,腐化贪鄙有所揭露。蔡邕、孔融等人对其颇为敬重。大将军何进召为令史,才高力卓,屡屡升迁,累官至九江太守。初平中,董卓、曹操等多生事端,王室大乱,让辞官归里。因对曹操不满,恃才自傲,多出轻侮蔑视之言,建安中,被曹操杀害。所作诗文多散佚。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3

刘梁

  刘梁,东汉散文家。字曼山,一名岑。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三国诗人刘桢祖父。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群论》,以为“仲尼作《春秋》,乱臣知惧,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文久佚。又作《辩和同之论》,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此论以为君子之交,当顺其美而匡救其恶,不得知其非而同之。桓帝时举孝廉,除北新城长,大兴讲舍,延生徒数百人,儒大行。后召入拜尚书郎,累迁。拜野王令,未行。灵帝光和中,病卒。《隋书·经籍志》有《刘梁集》三卷,注云:“梁二卷,录一卷。”今佚。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3

赵壹

  赵壹,东汉辞赋家。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后屡获罪,几至死,友人救助得免。光和元年为上计吏入京。司徒袁逢主受计事,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不拜,逢奇之,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今揖三公,何遽怪哉?”逢惊而亲执其手,延置上座。又得河南尹羊陟称誉,名动京师。后西归,州郡争聘,公府十次征召,皆不就,卒于家。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十六篇,其《刺世疾邪赋》,愤世疾俗,揭露了东汉政权的黑暗统治,表现了“寒族”地主对豪门“势族”地主的不满情绪。原有集,已佚,今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1-13

<<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 >> 共229页 2282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