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洪(160~195),字子源。东汉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始举孝廉为郎。东汉末,为太守张超任命为功曹,劝说张超起兵讨伐董卓,于酸枣设坛,洪升坛盟誓,辞气慷慨,闻者莫不激扬。后归袁绍,任青州刺史、东郡太守。张超被曹操围困,向其求救,袁绍不允发兵,遂与绍决裂。袁绍兴兵围东郡,后城破被杀。今存文《酸枣盟辞》、《答陈琳书》,皆情辞慷慨,动人心弦。
盖勋,字元固。东汉敦煌广至(今甘肃安西西南)人。举孝廉,为汉阳长史。灵帝时,参与镇压羌人及边章起义。后任讨虏校尉,与宗正刘虞、左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密谋翦诛宦官。事未及发,被举为京兆尹。所属长安令杨党依势贪千万,勋穷加考究,名震京师。董卓专权时,与左将军皇甫嵩密谋诛卓,以故未发。后任越骑校尉,强直不屈从董卓,不久病卒。
傅燮(?~187),东汉将领。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银川之南)人。少拜太尉刘宽为师。再举孝廉。后任护军司马,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同讨张角。傅燮痛恨宦官,既行,上疏请求诛杀宦官,宦官赵忠见之,仇恨不已。及破张角等人,傅燮功多当封,但因赵忠之谮毁,竟不得封,任安宁都尉。因病免职。后任议郎。会西羌复后,边章、韩遂作乱,司徒崔烈以为当放弃凉州,傅燮极言其害,斥责崔烈,灵帝从之。因不阿附宦官,功不得封,出任汉阳太守。中平四年(187),韩遂等人拥众十余万进占陇西,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讨之。耿鄙不听傅燮之计,盲目进军,遂身没兵败。敌众遂进围汉阳(郡名,郡治在冀县,今甘肃天水之西)。城中兵少粮尽,傅燮挥左右进
虞诩(?~137),东汉名将。字升卿。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长于谋略,初任太尉府郎中。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等欲弃凉州专保北方,被虞诩劝阻。后受命为朝歌长,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元初二年(115)秋,羌人复起,大败汉兵。虞诩针对羌骑行动快速的特点,献计改编汉军,主张罢诸郡兵,令其部卒出钱代役,20人购1马,组成骑兵1万。朝廷用其计,遣将击败羌兵。升武都太守,奉命领兵3000继续攻羌。进至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被羌兵阻于崤谷。虞诩诈称固守待援,趁羌兵松懈,昼夜兼程,越过险隘。沿途逐日增灶,虚张声势,羌兵以为汉军日增,不敢紧追。至赤亭(今甘肃成县西北),被万余
谢弼,字辅宣(一作辅鸾),东汉东郡武阳(今莘县朝城)人,正直忠厚,为乡里所尊重。灵帝建宁三年(170)因对策合于上意,授郎中之职。时灾异屡见,谢弼上书,建言爱民修德,斥退奸佞,勿用宦官、外戚,解除党禁,荐用贤才。以此得罪权贵,出为广陵府丞。后去官归家,又为宦官曹节从子、东郡太守曹绍所忌,罗织罪名,被收入狱,死于狱中。
刘陶,东汉颖川颍阳(今河南襄城北)人,字子奇。为人居简,不修小节。桓帝时入太学,屡上书议政。后举孝廉,除顺阳长,迁侍御史。灵帝光和六年,张角等传教,酝酿起义。他上书灵帝,主张用利禄收买,封国土以瓦解,帝不纳。后历任尚书令、征拜谏议大夫。时天下日危,陶复上书言事,以为天下之乱,皆由宦官。为宦者所谮,下狱死。曾为《尚书》、《春秋》训诂,订正《尚书》文字七百余处,名曰《中文尚书》。又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等凡百余篇,多佚。
栾巴(?~168),东汉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一说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字叔元。顺帝时,为郎中。后迁桂阳太守,在郡兴立学校,并课令吏员习读,再迁豫章太守、沛相。灵帝即位,任议郎。党锢之祸起,上书为陈蕃、窦武辨冤,下狱自杀。
杜根,东汉大臣。字伯坚,颍川定陵(河南禹县)人。“根性方实,好绞直”(《后汉书》)。安帝初,举孝廉,为郎中。时邓太后临朝,权在外戚。他以为安帝年长当以亲政,上书强谏,被收下狱。后被“盛以缣囊”,在殿上扑杀之。他诈死,亡匿外地,为宜城山中酒保。及邓氏诛,拜为侍御史。顺帝时为济阴太守。年七十八卒。
陈球(118~179),东汉大臣。字伯真,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人。少受儒学,通律令。举孝廉,任繁阳令。时郡中太守暗示县中,求取钱财,陈球拒之不与。复辟公府,举高第,任侍御史。当时,桂阳李研聚众抢掠,州郡不能禁,太尉杨秉举荐陈球为零陵太守。到任之后,设方略,只用一个月时间,群贼消散。而州兵朱盖又率众造反,与桂阳贼胡兰数万人转攻零陵。其城地势较底,编木为城,不可守备,郡中惶恐。陈球乃以大木为弓,羽矛为矢,远射一千余步,杀敌甚众。后中郎将度尚率援军赶到,陈球与度尚遂共斩朱盖等人。赐其钱五十万,任子一人为郎,升任魏郡太守。征入朝廷,任将作大匠,作桓帝园陵,省钱一亿以上。又任南阳太守,因纠举豪强,
种暠(104~164),字景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之东)人。其父任定陶令,有财三千万钱。父死之后,种暠将其全部分给宗族及乡里贫民。对追逐名利的人,不与之交往。始任县门下史。后任河南尹主簿,举孝廉,辟太尉府,举高第。顺帝末年,任侍御史。当时所遣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人,多所纠奏,而梁冀及宦官们互为请救,使其事皆被阻遏搁置。而种暠自以主管刺举奸赃,乃再次举奏,帝乃从之,使各伏法。后顺帝命种暠在承光宫监护太子。不久,出任益州刺史,在职三年,使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怀服汉德。因弹劾梁冀亲信,被免除职务。后凉州羌人骚乱,任命种暠为凉州刺史,甚得民心。被征升任他职,官吏百姓到京城乞求留之。太后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