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

楚材晋用

  楚国大夫伍举的父亲与蔡国太师子朝是老朋友,伍举自己又与子朝的儿子、蔡国大夫声子是好朋友。两家又是世交。伍举的岳父申公犯了罪,偷偷地逃跑了,有人说申公是畏罪潜逃,还说是伍举偷偷放跑了他的岳父。伍举听到这些传言,很害怕,因此也躲到邻近的郑国去,正准备从郑国逃到晋国。在郑国都城郊外,伍举恰好遇上了途经郑国的好友声子。声子很同情朋友的遭遇,表示一定设法让他返回楚国。
  声子在晋国办完了事,便来到楚国,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子木(即屈建)接见他,并向他了解晋国的一些情况,还问:“晋国大夫比起楚国来,哪一国的强?”声子答道:“晋国大夫有不少极有才能,不过他们多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24

问鼎中原

  九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楚庄王时,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诛平百蛮,国力增强,便不断向中原用兵,与晋争夺霸主地位。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阅兵周疆。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军,楚庄王趁机向王孙满问九鼎之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徵,这说明楚庄王志在窥视中原。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典源】《左传·宣公三年》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24

上下其手

  楚襄王二十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大将皇颉率兵抵抗,不幸被俘,成为楚将穿封戍的俘虏。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楚王决定这件事请伯州犁来处理。伯州犁就把穿封戍和公子围都找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意见,他们都说自己有理。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皇颉。伯州犁命人把皇颉带上来,举手向上指向公子围:“这位是公子围,国君的弟弟。”又举手向下指向穿封戍:“此人为穿封戌,是方城外之县尹。&rd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24

债台高筑

  战国后期,东周的最后一个君主周赧王已纯粹是个傀儡,他虽然有着周天子的名义,其实还不如列国中一个最小的诸侯,真正受他管辖的土地不过几十个县,而且这几十个县还由东周公和西周公二人分管着,他一点实权也抓不到,于是,他到东周公那儿住几天,又到西周公那儿住几天,一天天地混日子。
  当时,秦国想灭掉六国,六国则联合起来抵御秦国。公元前257年,秦国出兵伐赵,赵国向魏国和楚国求救。魏公子信陵君设法窃取了魏王的兵符,率兵打败了秦国。楚孝烈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使者去向周赧王禀报,请他用天子的名义,下令约会六国一起出兵伐秦。周赧王一直恨秦王欺负他,一口答应,立刻用周天子的名义,叫楚国去约会各国诸侯出兵。同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24

叶公好龙

  子张去拜见鲁哀公,过了七天了鲁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说:“我听说你喜欢人才,因此,冒着风雪尘沙,不敢休息而来拜见你。 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觉得你所谓的喜欢人才倒是跟叶公喜欢龙差不多。据说以前叶公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 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 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现在我听说你喜欢英才,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拜见你,结果过了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24

疲于奔命

  春秋时,有一次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向楚庄王提出要求,把北部两处地方封赏给他。楚庄王本想答应,但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说把这两处地方封掉,晋国和郑国就要来侵犯。结果,楚王没有将这两处地方封赏给子重。子重为此十分仇恨巫臣。
  楚国还有一个大臣,名叫子反。他很想娶美丽的夏姬,但巫臣说夏姬命相不好,不能娶她。可是后来巫臣却娶了夏姬,与她一起逃到晋国去。这样,子反也非常仇恨巫臣。
  楚庄王死后,楚共王即位。这时,巫臣已在晋国当了大夫。子重和子反为了报仇,合伙杀了巫臣的家族,瓜分了他们的财产和妻妾。巫臣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决心复仇。他托人捎了一封信给子重、子反两人。信中写道:&ld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19

狼子野心

  楚国令尹子文,为人公正,执法廉明,楚国的属官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子良,在楚国当司马,生个儿子叫越椒。这天,正逢越椒满月,司马府宴请宾客,一时热闹非凡,显得喜气洋洋。子文也应邀来到司马府,看到侄子越椒后,大吃一惊,急忙找来子良,告诉他:“越椒这个孩子千万不可留。他啼哭的声音像狼嚎,长大以后必然是我们的祸害。谚语说:‘狼崽虽小,却有凶恶的本性。’这是条狼啊,你千万不能善待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杀了。”
  子良听了这番话,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过了好一阵,才断断续续地说:“我是是他的亲生父亲,怎能忍心亲手杀杀了他呢?&r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18

暗箭难防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联合齐、鲁兵马讨伐许国。伐许之前,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年将军颍考叔和一位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吵了起来。颍考叔是一员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飞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考叔早已连影儿也不见了。公孙子都于是怀恨在心。
  到了秋天,七月间,郑庄公就正式下令,讨伐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时颍考叔奋勇当先,高举大旗,爬上城头。公孙子都眼看颍考叔就要立下大功,心里更加忌妒,便抽出箭来,对准颍考叔飕的就是一箭,这位勇敢的老将,顿时一个跟斗摔了下来。另一位将军瑕叔盈还以为颍考叔是被许国兵杀死的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11

丧家之狗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郑国,在东门外和弟子们走散,就停车等待。子贡四处打听孔子的下落,碰见一位老者。老者说:“东门口站着一位大夫,相貌很奇特,脑门宽宽好像尧帝,脖子则类似贤人皋陶,肩膀又像仿我们的相国子产,然而腰脚和大禹相比,又短了三寸。愁眉苦脸,东张西望,而神色之间若有所失,又似若有所恃,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或许就是你要找的人吧。”子贡来到东门,果然见到孔子正在四下张望,将老者的话讲给他听,孔子苦笑着说:“一个人的相貌好赖,都不足挂齿,而在于胸怀抱负。我孔丘生逢乱世,奔波坎坷,穷困潦倒,故此心情郁郁,老者说我如同丧家之犬,倒是一点儿也不错啊!”由此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7

掘地见母

  春秋时,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寤生出生时姜氏难产,姜氏讨厌他,特别喜爱小儿子。郑武公把寤生立为太子,但夫人姜氏改立小儿子段为太子,武公没有答应。后来武公死了,寤生继承君位,史称郑庄公。郑庄公一继位,他的母亲姜氏今天为小儿子段要封地。郑庄公看在母亲的面上,把大城京城(在今荥阳东南)封给了弟弟,但姜氏还不满足。她听说庄公要去朝见周天子,就暗地派人到京城,给小儿子段送信,叫他趁机造反,攻打都城自立为君。郑庄公听说弟弟造反了,立即赶回国中,同大将公子吕一起消灭了叛军,段也自杀了。郑庄公从他身上搜出母亲写的那封信,很生气,发誓说:“不到黄泉下,我再也不见母亲!”就派人把母亲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8-3-7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共14页 134条记录